选器。
那些未能突破技术奇点的种族,终将成为高阶文明的燃料。
“启动‘伏羲’协议!”
他对着量子通讯器嘶吼,月球表面突然裂开数千道沟壑。
纳米机器人组成的银色浪潮涌入地壳,将地核熔岩转化为反物质燃料。
这是系统隐藏的终极指令:以行星为舰,以文明为刃。
木星轨道防御链崩解的瞬间,八台玄甲机甲化作流光刺入敌阵。
王烈的意识早已与机甲量子纠缠,他在引爆反物质核心前向全舰广播:“告诉老林,我看到了三体星的日出——”爆炸的强光中,狩猎者舰队的力场护盾如蛋壳般碎裂。
林深却在此时关闭了二向箔发射器,转而启动“女娲”系统的文明广播功能。
全宇宙的量子涨落中响起人类的声音,那是用三千万种语言重复的同一句话:“我们愿用戴森云技术交换和平。”
狩猎者指挥官的数据核心出现0.03秒的紊乱。
这个征战百万年的文明首次遇到不愿同归于尽的对手,更震撼的是对方提供的技术——竟能解决他们持续十万年的能源危机。
三年后的半人马座三星,戴森云如金色轻纱缠绕恒星。
林深站在“祝融号”的透明甲板上,看着人类与狩猎者工程师共同调试量子迁跃门。
系统界面最后一次闪烁:文明等级提升至1.7级解锁终极档案:宇宙元代码当他的意识与星系级计算机融合时,终于看清了宇宙的真相——那些所谓高阶文明,不过是更早被系统选中的实验品。
每个成功突破维度的种族,都将成为新宇宙的播种者。
公元2149年的地球,晨光穿透太平洋上空的人造臭氧层,在悬浮城市的玻璃穹顶折射出虹色光晕。
曾经的海南发射场遗址上,一座由反物质供能的纪念碑巍然矗立——那是用三万块纳米装甲板拼成的微型核聚变核心模型,每一块装甲都刻着在星际战争中牺牲者的名字。
火星博物馆的“文明之厅”里,孩子们悬浮在零重力展区,指尖轻触全息投影的量子密钥。
当某个金发男孩点开“玄甲机甲实战记录”时,贝加尔湖般深邃的机械音突然响起:“能源核心温度临界,建议启动液氮冷却。”
吓得他撞进了身后展柜——那里封存着林深最后使用的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