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接驳头盔,内衬仍残留着几根灰白头发。
“馆长阿姨,这个真的不是人工智能吗?”
女孩指着自动讲解的投影。
穿着仿古汉服的AI管理员眨眨眼:“这是林深院士在冬眠前录制的意识副本,他说要亲自见证人类走出摇篮。”
此刻的柯伊伯带边缘,新落成的星际贸易枢纽正吞吐着奇异的光帆舰队。
来自TRAPPIST-1星系的硅基生命体,用液态金属在交易屏上勾选“戴森云组件3.0套餐”;天鹅座碳晶文明的使团,则忙着用引力波翻译器学习《核聚变安全操作手册》。
而在空间站顶层观景台,曾参与“祝融号”首航的老兵王烈抿着合成威士忌,突然指着舷窗外大笑——十六光年外的某个新生恒星系,正有绿色脉冲信号规律闪烁。
那是系统预设的“文明成熟度灯塔”,其闪烁频率恰好与当年激活林深系统的蓝光代码完全一致。
“老林啊,”他对着星空举杯,“你这盘棋,下得比猎户座悬臂还长。”
某个月夜,参观的孩子们指着星空惊呼——数千光年外的某个星系突然亮起绿色信号,那是系统预设的文明成熟度指标。
博物馆AI用林深的声音轻声念道:“第427号实验宇宙完成升维,开始播撒火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