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这时,一名明军信使来到瓦剌军阵前,求见伯颜。
伯颜对明军信使的到来感到十分诧异,他不明白明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“让他过来吧。”伯颜说道,“不要为难他。”
信使来到伯颜面前,不卑不亢地说道:“大明皇帝帐下锦衣卫哈铭,奉命求见伯颜将军!”
伯颜身材高大,而眼前的这位信使竟然与他不相上下。此人虽然年轻,但气势上竟然不逊于自己。
“你是蒙古人?”伯颜惊讶的发现,哈铭竟然是一个蒙古人。
经过一场惨烈的战斗,战场上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双方暂时休战,气氛显得格外凝重。
“我叫哈铭,我的祖上,出自蒙古兀良哈部。当年跟随明太宗皇帝靖难,屡立战功。后来祖上被编入了三千营,我父亲则调入了锦衣卫。前不久,我顶替了我父亲的职位,也在锦衣卫任职。”哈铭向伯颜介绍了自己的身世。
“好一个‘一臣不事二主’!可惜了,像你这样的人才,在大明朝廷竟然被埋没了。要不,你来我这里吧,我封你做千夫长,怎么样?”伯颜对哈铭的才能和胆识颇为欣赏,于是抛出了橄榄枝。
“多谢将军好意,但我哈铭生为大明人,死为大明鬼,绝不会背叛自己的国家!战场上见吧!”哈铭婉言拒绝了伯颜的拉拢,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。
“你当真不愿意?”伯颜见拉拢无望,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。
“我意已决,将军不必再劝!”哈铭斩钉截铁地说道。
“也罢!”伯颜的脸色沉了下来,“既然如此,那你就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,他有什么话要对我说的?”
明廷皇帝的口谕: “你回去告诉伯颜,让他立刻退出长城,朕可保他全尸!”哈铭大声说道。
伯颜听到这个充满威胁和侮辱的口谕,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,他满脸怒容,眼中充满了杀气:“你……你再说一遍!你不怕死吗?”
哈铭面对伯颜的愤怒,只是淡然一笑,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。
伯颜虽然愤怒,但也无可奈何。毕竟,两军交战,不斩来使。
“好!好!好!”伯颜怒极反笑,“你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,十日之内,我必取他的性命,为阿剌报仇!”
这八个字,对伯颜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,比杀了他还难受!
“我军就在五里外扎营,随时恭候!”哈铭说完,转身就走。
“站住!”两名瓦剌侍卫拦住了哈铭的去路。
“怎么?这就是你们的待客之道?”哈铭冷冷地问道。
“将军,为何要放他走?”侍卫不解地问道。
“杀了他,并不能解决问题。真正的较量,在战场上!”伯颜说道。:
傍晚时分,也先率领七八万大军赶到了伯颜的大营。
哈铭回到明军营地,向朱祁镇汇报了情况,并将伯颜的反应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。
众将领听完哈铭的汇报,都感到不可思议。他们没想到,伯颜竟然如此隐忍,也没有为难哈铭。
“陛下,我们的火药已经全部用完了,神机营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。”陈瀛忧心忡忡地说道。
“没有火铳,我们可以把它当做烧火棍嘛,和敌人肉搏!”张辅试图活跃气氛。
“成国公,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!”陈瀛说道,“火器的威力,远非刀枪剑戟可比。如果没有火器,我军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,伤亡也会大大增加!”
“陈瀛说的没错,火器是我军的优势所在,我们不能放弃。”朱祁镇说道,“但是,没有火器,我们也要打!从现在开始,我们要改变作战方案。”